
铁血丹心书载道,
峥嵘岁月墨留痕。
值此建军节98周年之际,
黄埔阅荐
“铁血戎章·致敬军魂”主题书单
精选军事文学精品,
从黄埔军校的淬炼到井冈山的星火,
从长征的壮歌到上甘岭的战魂,
每一页都浸染英雄热血,
每一章都镌刻不朽传奇。
这些典籍承载铁血记忆,
将带您穿越烽火硝烟,
触摸永不褪色的军魂印记。
展开剩余91%纸质书
01
《黄埔军校史:1924-1927》
曾庆榴 著
ISBN:978-7-218-17745-8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索书号:E296.3/36
内容提要
曾庆榴教授撰写的《黄埔军校史:1924-1927》是黄埔军校早期历史的权威著作。作者梳理了军校在广州长洲岛的创办背景、发展历程及其在中国大革命时期的核心地位。全书既详细考辨了“党代表制”“政治部制”等特色制度,又创新性开拓了训练体系等前人较少关注的研究领域。
02
《铁的红军是怎样炼成的:1927-1932》
王新生 著
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索书号:D26/382
内容提要
《铁的红军是怎样炼成的:1927-1932》以“无枪杆子之痛”“走上创建人民军队之路”“罗霄山脉飘红旗”等五个专题章节为框架,依托大量珍贵史料,生动再现了1927至1932年间红军在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带领下,从南昌起义后的艰难起步,到转战罗霄山脉、开辟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再到反“围剿”战争中不断壮大的光辉历程。
03
《特殊使命》
莫华杰 著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索书号:I247.51/409
内容提要
《特殊使命》是莫华杰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创作的红色长篇小说。故事从香港底层青年切入,讲述他们为谋生接下护送被日军通缉的爱国文化人士的任务,在东江纵队协助下,历经生死考验与情感挣扎,最终从“小混混”成长为有信仰的革命战士。这部作品既展现宏大历史脉络,又刻画人性多面,生动诠释了勇气、担当与信仰的力量。
04
《我的解放战争:一个三野记者的战地日记》
沈如峰 著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索书号:I266.5/68
内容提要
《我的解放战争:一个三野记者的战地日记》是战地青年记者沈如峰创作的作品,真实记录其1946年至1950年的随军生涯。该书生动描绘战斗片段、战地生活等场景,呈现作者从学生到革命战士的成长轨迹。同时,书中贯穿其与未婚妻的爱情故事,细腻展现革命年代的浪漫与柔情。
05
《阿里郎》
王筠 著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索书号:I247.52/649
内容提要
军旅作家王筠的抗美援朝战争长篇小说《阿里郎》是其鼎力之作,以抗美援朝战争中鲜为人知的“联合国军”战俘营为特殊背景展开叙事。全书紧扣沂蒙山儿女赵玉兰等普通人命运主线,通过小人物视角展现战争与人性的复杂关系。作者以深厚人文关怀,既深刻反思战争本质,又生动呈现沂蒙地域文化与民风品格。
06
《你退后,让我来:“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奋斗实录》
张首伟、欧阳治民 著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索书号:I253.2/394
内容提要
本书是首部全景展现“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成长历程的报告文学。作品生动记录了这位“最美奋斗者”从普通士兵到“雷神”的淬炼之路:训练场上挥洒血汗锤炼排雷绝技,生死瞬间以身体掩护战友失去双手双眼,又以惊人毅力在康复路上重铸生命价值。书中以“你退后,让我来”的壮举为切入点,深刻诠释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血性担当,用鲜活事例回应了青春意义与人生价值的时代命题。
电子书
07
《抗战旗帜毛泽东》
杨冬权 著
ISBN:978-7-214-28072-5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内容提要
《抗战旗帜毛泽东》是研究毛泽东抗战思想的重要文献。该书系统梳理毛泽东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预见,深入解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持久战等核心战略思想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意义。通过翔实史料分析,作品立体呈现毛泽东作为抗战思想引领者的历史地位,及其战略思想对战争进程的深远影响。
08
《峥嵘岁月——新四军老战士口述史》(上、下)
张连红 主编
ISBN:978-7-214-28276-7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内容提要
《峥嵘岁月——新四军老战士口述史》(上、下)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成果,收录了75位新四军老战士的口述史料,涵盖7个师及各根据地部队,涉及战斗员、文艺兵、卫生兵等不同岗位。作品通过细腻记录战场经历与战时情感,生动呈现新四军将士的抗战历程,既丰富抗战历史研究维度,又真实传递革命先辈不畏艰险、英勇奋斗的精神内核。
09
《抗战为什么赢——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
陈红民、赵晓红、徐亮、钟健 著
ISBN:978-7-214-26493-0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部系统阐释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根源的权威著作。作品以多维视角深入剖析中华民族十四年抗战中由弱到强的历史进程。该书系统论证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作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效应及中国人民不屈民族精神等制胜关键,同时客观评价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历史作用。
10
《无名高地有了名》
老舍 著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内容提要
老舍创作的《无名高地有了名》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老秃山”争夺战为核心叙事,通过细腻笔触刻画了志愿军官兵群像。作品不仅真实展现战争残酷本质,还深刻揭示普通战士身上闪耀的人性光辉。老舍以特有的质朴文风,让这座无名山头因战士们的鲜血与忠诚永载史册,在记录战争真实的同时,更完成了一曲献给平凡英雄的深情赞歌。
戳下方图片
阅读往期书单
发布于:北京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华证券_实盘配资排行榜_正规实盘配资网站观点